王芗斋老先生曾告诫我:“甭想学好,把你那不好去掉就行了。”诚做人、习拳圭旨之言也。
“魂”乃人的“心”、“意”“自然而然”的体现。后天主观人为的“招式、套路”非“拳之魂”。
郭老云深云:“静则为性,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妙在“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拳道中枢》阐述的是拳道——拳的上乘之境。拳,在习者的“心”、“意”。
故,王芗斋老先生在《拳道中枢》的结尾说:“以上所谈为拳道,乃拳拳服膺之谓拳,亦即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之义。非世之所见一般之谓拳也。”这是王芗斋老先生给中华民族的“拳”,下的定义。
《拳道中枢》言简意赅地论述和阐述的了“拳道”,“拳魂”以及“求道”的心法。故王芗斋老先生说:“本拳乃身心性命之学,气质本能之道。”
“意拳”一名,乃“本能之拳,非招式套路之拳也。”诚如《拳学新编》所言:“故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内外之纷争,以存拳学之真义也。”
程岩
2019年07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