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受朋友之邀,有幸聆听了程岩先生的一堂讲座《程岩老师讲站桩——追忆王芗斋先生》,很是受益。讲座由意拳第二代掌门人姚宗勋先生得意弟子武小南先生主持。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意拳第三代传人及他们的学生和嘉宾共五十余人。
王芗斋先生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丙戌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日)生於河北省深县魏家林村。名尼宝,号宇僧,字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幼患喘病,久治不愈,家与形意拳巨擘郭老云深有戚谊,随送至郭老家中习拳以求健身,得郭老青睐,于易簧之年将绝艺示之,谆谆以重视相嘱,每日勤习,数年功力大增。1913年,先生28岁,武艺辄声京都。后曾遍访拳学,以拳会友,在与众多高人切磋交手过程中,屡胜强悍之人,越显威名。
程先生自幼练习站桩,现仍自称业余的业余站桩爱好者。讲座开篇,程先生首先提出了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中国拳文化的哲学理论依据是什么?王芗斋老先生原是一位连手提四十多斤重物都走不了三米远,而且喘的厉害的患者,为什么能够在那个动荡、混乱、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开创出这个拳法别开一面的特殊拳学?籍此,程先生开始了这次追忆王芗斋老先生的讲述。
程先生首先介绍了王芗斋老先生的生平简介和自己家庭与王芗斋老先生是世交的关系。王芗斋曾在程先生父辈家居住,王老有意让程先生之父撰写自传,遂将一些鲜为人知或知之不详的经历和往事详细告之。程岩先生青少年时在中山公园得王芗老亲授初习站桩功法。
讲座中,程先生用生动的事例讲述了王芗斋老先生习拳的经历和利国利群的夙志。通过程先生的讲述,听众深入了解了王芗斋老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和开创这个特殊拳学的初衷,即《拳道中枢》的要义。
程先生阐述王芗斋所著《拳道中枢》是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为根基,梳理各拳种而总览其精髓,其文首:“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命派,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人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精明体健利国利群,……”程先生脱口原文,朗朗诵之,使听众精神为之一振。
反观身边,刚刚在暑假中进行军训的初一新生,三千多学生,军训第一天有近40位学生几乎晕倒,此刻听程先生念诵王老先生几十年前所言尤为感叹,现如今的学生太需要接受这样的教育了——强身健体,利国利群。
何止拳道,我们的所有运动,小处看是为强健体魄,安身立命,大处看“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是彰显中国人精神面貌的需要。记得几天前看到过两幅漫画的对比,一幅画的是躺在烟馆里抽大烟的“东亚病夫”,一幅画的是现如今躺在床上玩儿手机的国人,同样的姿势,触目惊心的对比,我们有多少人正毁在玩乐之中。偶然一次在天坛公园发现早晨锻炼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我们的年轻人呢?或许因为我已不再年轻,不懂年轻人的锻炼方式,应该还有体育馆健身、夜跑之类的运动吧,但愿我们的年轻人不是漫画中的人物,但愿多见到他们朝气蓬勃的面貌,在初生的朝阳中……一如王芗斋先生一身武艺扬我国威!
程先生每每讲到动情之处,目光如炬,神采飞扬;听众亦聚精会神,鼓掌称道。听众中有拳道中人,也有媒体人士、教育人士、社会团体负责人等,倘能将王芗斋先生对于拳学的精髓要义得以传扬,能够让今日年轻人以强健体魄报效国家为己任,程先生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的吧!
下午程先生还讲解了王芗斋亲授给程先生练习基本桩过程中的几个主要步骤、内容和方法,并躬身示范,亲自教授初习者练习站桩的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园清
2018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