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师与弟子关于《拳道中枢》问答(2)

弟子:师父您一小系统的跟随王芗老学习站桩,参学体悟70余载,弟子特想听恩师能给弟子讲讲,您所理解的王芗老遗著《拳道中枢》。

程老师:好

1、弟子:《拳道中枢》为何开篇说“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之命脉”

程老师:这句是王芗老在说拳道的内涵。

2、弟子:芗老遗著《拳道中枢》中有一句“习异拳如饮鸠毒,其害不可胜言也。”什么样的拳称为异拳?

程老师:偏离了正道的拳,即为“异拳”。

3、弟子:《拳道中枢》中“参以学理,证以体认,祛其弊,发其秘,舍短取长”。“学理”指的是什么,体认指的是什么?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程老师:学理”指的是古人的经典著作,“体认”是体认过程中辨认真的东西。

整句话说的是:王芗老参悟古人经典著作,并且在体认的过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研究拳学精进的方法和过程。​​​​

程老师与弟子关于《拳道中枢》的问答(1)

弟子:“先生,您曾跟随王芗老系统学习站桩功法,并对芗老学术研究体认达70余载,作为站桩初学,晚辈有很多不明之处,芗老遗著《拳道中枢》徒弟研读过多遍,但还有许多不明之处,恳请师父解答疑惑。”

程老师:《拳道中枢》中的“拳”是一个概念,不是单只某一个拳种,或者某一个拳派,而是所有的拳都包括在里边,具普遍性。“道”是咱们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词。这个“道”,从《道德经》上来讲,它是万物的本源。“拳道”即拳的本源。“中枢”指的是核心,枢纽,最重要的部分,讲的是拳道的核心。《拳道中枢》是芗老的心血之作也是芗老在拳学上的成熟之作。这本书讲的是拳学理论,拳道精髓,而不是习拳的具体的练习方法。”

追忆王芗斋老先生:芗老教我学“放松”

(节选)在中山公园和芗老学站桩,站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比以前轻松、舒适、自然多了。但什么是“松”,怎样才能“放松”,我还是不知道,只能问芗老。芗老叫我伸出手,让我把手尽量张开,张到不能再张的时候停住,说:“体会体会这是什么状态?”,又叫我把张开的手慢慢放松,松到不能再松的时候,说:“体会体会这是什么状态?”说完,又叫我站好桩,芗老蹲下身,两只手扶住我两个膝盖,尽力向外分撑说:“体会体会小腹是什么状态?”,然后又把两个膝盖尽力向里夹合,说:“体会体会这两种中间的小腹是什么状态?自己琢磨琢磨吧。” 通过芗老的教授,我开始有些明白:“放松”指的是“松紧”的中间状态,间架配备的实质是使身体各部位都处于“松紧的中间状态”。有了这种认识,站桩的时候自己就有了调整姿势的规矩和标准,渐渐地对芗老所说的“休息中的锻炼,锻炼中的休息”,“傻子的架式,聪明人的功夫”,“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得中平”有了初步的理解。

程岩先生口述
园清笔录
2019年07月14日​​​​​​​​​​​​​​​​​​​​​​​​​​​​​​​​​​

程岩先生香港讲座(部分内容)

枪有13种力, 即 [ 拔, 拧, 转, 扣, 裹, 刺, 挑, 磞, 绞, 推, 拉, 错], 练时要一样一样去练, 最后各力合一. 拳与枪要交替着练。

王老初稿是[拳道中枢], 姚宗勋先生看到的及现今流行的己是经修改后的第二版. 在初稿中王老有响应其它人对意拳的指责.

当站桩时, 王老经常用手扙去拉横其手肘。

站桩时, 王老叫设想自己是竹, 竹是人, 人是竹, 竹中心是空的, 只向上长。站桩时, 王老谓设想是小松树, 根向下长, 干向上, 树丫是肩, 树枝向外. 汗毛是树叶。

目视前方, 眼迷迷朦朦, 把前面的城墙看穿, 看地平线, 呼吸自然, 呼到地平线, 吸也到地平线。

技击桩, 后胯要夹球

站时如在大海中的一木板上, 不要掉下来, 如冲浪, 也有风平浪静时。

与刘建平(拼音)练推手, 先定步单推, 定步双推, 后活步单推, 活步双推。

一次王老看到他们推手, 走了过来, 与程先生兄长接手, 王老两手在上, 程两手在下, 程人不能动, 王老谓他们不是在练打圈吗? 为什么不打圈, 程谓打不了圈. 连想跑也跑不了。

王老谓只有一个浑元桩, 站好以后, 缺什么, 便用其它去补, 是补个人之不足。

[拳道中枢]原稿有一句 [立己立心人] , 但现在很多之版本皆没了些句。

王老谓郭云深之桩功只教了他, 以作为以其为传宗接代之代表。

程先生这次在港的讲座,我也有到场听,讲解差不多有一个半小时,前面的一个小时内容,朱雀先生亦大致用文字概括了,余下的半小时则是程先生集中讲解经王老亲自教导桩功内容后,又向姚宗勋老先生请益拳理内容,得以充实体会意拳.这部份我有录下,但效果很不理想.我或者会小心听录后再辑写成文字,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如结尾部份,他回忆曾向姚老问何谓形不破体,力不出尖…姚老就给了他很精辟的答案…(我要找北京的师兄听清楚,或由他转写成文字)

他问甚么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姚老说…紧而能”活”自必不僵………后面的要他自己去思考…后来程先生揣摩出…..松而能”整”自必不懈(我听出的大意如是)

當然 何謂活…怎樣整……這次沒說……….

注:程岩先生是芗老弟子程志灏先生之子,随多位师伯、师叔学拳,少年时曾受过芗老亲自指点,他将芗老的拳学思想核心总结为一个“中”字,可谓提纲挈领。

我对《拳道中枢》文题的体会(续)

王芗斋老先生曾告诫我:“甭想学好,把你那不好去掉就行了。”诚做人、习拳圭旨之言也。

“魂”乃人的“心”、“意”“自然而然”的体现。后天主观人为的“招式、套路”非“拳之魂”。

郭老云深云:“静则为性,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妙在“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拳道中枢》阐述的是拳道——拳的上乘之境。拳,在习者的“心”、“意”。

故,王芗斋老先生在《拳道中枢》的结尾说:“以上所谈为拳道,乃拳拳服膺之谓拳,亦即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之义。非世之所见一般之谓拳也。”这是王芗斋老先生给中华民族的“拳”,下的定义。

《拳道中枢》言简意赅地论述和阐述的了“拳道”,“拳魂”以及“求道”的心法。故王芗斋老先生说:“本拳乃身心性命之学,气质本能之道。”

“意拳”一名,乃“本能之拳,非招式套路之拳也。”诚如《拳学新编》所言:“故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内外之纷争,以存拳学之真义也。”

程岩
2019年07月05日

我对《拳道中枢》文题的体会(全文)

我对《拳道中枢》文题的体会(全文)

​​《拳道中枢》,言简意赅,含义深奥,理解这个文题对我们学习王芗斋老先生开创的“特殊拳学”大有助益。

拳,是概念。指所有拳种,具有普遍性。非指某一具体拳种。

道,是本源。无形、无相、无名。

拳道,指所有拳的上乘之境,是“拳道”;“拳道”,无形、无相、无名。

拳魂,是“道”,“道法自然”。故,“自然”乃拳之“魂”。

中枢,指核心,枢纽,最重要的部分。

中,指习者的“心”。“心中虚空是之谓中,亦谓之道心。”人心与道心融合一体,谓之“人天合一”。

枢,指“意”。“意”乃与生俱来,先天具有的本能。本性决定本能,本能彰显本性。

人的一切所为,由自己的意识决定、支配。先天的“意”与后天的“识”聚合一起形成“意识”。无意识的意识是本能;有意识的意识是后天形成的习性决定的习惯。通过“精神、意感、自然力之修炼”“去掉习性中有意识的意识”才能“反先天”之本性,使“先天正气之魂”回归自然。

王芗斋老先生告诫我:“甭想学好,把你那不好去掉就行了。”诚做人、习拳圭旨之言也。

“魂”乃人的“心”、“意”“自然而然”的体现。后天主观人为的“招式、套路”非“拳之魂”。

郭老云深云:“静则为性,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妙在“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拳道中枢》阐述的是拳道——拳的上乘之境——拳,在习者的“心”、“意”。

故,王芗斋老先生在《拳道中枢》的结尾说:“以上所谈为拳道,乃拳拳服膺之谓拳,亦即心领神会,体认操存之义。非世之所见一般之谓拳也。”这是王芗斋老先生给中华民族的“拳”,下的定义。

《拳道中枢》言简意赅地论述和阐述的了“拳道”,“拳魂”以及“求道”的心法。故王芗斋老先生说:“本拳乃身心性命之学,气质本能之道。”

“意拳”一名,乃“本能之拳,非招式套路之拳也。”诚如《拳学新编》所言:“故正拳名曰意拳,意在泯宗派内外之纷争,以存拳学之真义也。”

程岩
2019年07月03日​​​​

我对《拳道中枢》文题的体会

《拳道中枢》,言简意赅,含义深奥,理解这个文题对我们学习王芗斋老先生开创的“特殊拳学”大有助益。

拳,是概念。指所有拳种,具有普遍性。非指某一具体拳种。

道,是本源。无形、无相、无名。

拳道,指所有拳的上乘之境,是“拳道”;“拳道”,无形、无相、无名。

拳魂,是“道”,“道法自然”。故,“自然”乃拳之“魂”。

中枢,指核心,枢纽,最重要的部分。

中,指习者的“心”。“心中虚空是之谓中,亦谓之道心。”人心与道心融合一体,谓之“人天合一”。

枢,指“意”。“意”乃与生俱来,先天具有的本能。本性决定本能,本能彰显本性。

人的一切所为,由自己的意识决定、支配。先天的“意”与后天的“识”聚合一起形成“意识”。无意识的意识是本能;有意识的意识是后天形成的习性决定的习惯。通过“精神、意感、自然力之修炼”“去掉习性中有意识的意识”才能“反先天”之本性,使“先天正气之魂”回归自然。(待续)

程岩
2019年07月03日北京​​​​​​​​​​

致学友们

大家好!

首先对大家关注支持“程岩老师讲站桩”这个公众号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谢意!

我只是一个站桩的业余的业余爱好者。由于我在青少年时跟随王芗斋师爷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站桩,一些同仁希望我把跟随王芗老学习的经历如实地讲出来,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同仁的盛情鼓励和鞭策下,不揣冒昧地建立了这个公众号。意在讲述和还原当年王芗老教我站桩的真实经过和练习站桩的步骤、内容和方法,遵循王芗老“健身乃人生之本,习拳为健身之基,一切事业悉利賴之”的教诲和继承“以期福利人群”的夙志。使习者通过练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快乐自在地终享天年。

如有愿意从基础开始练习,我将按照当年王芗老教授我的练习方法交给大家,供在今后练习中参考借鉴,以期取得养生、强身、益智的功效。

学习站桩,贵在诚信和坚持,更要体认。姚宗勋师伯教诲我:“学拳是你自己的事。你饿了,总不能让我替你吃吧。我的责任就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你以指导和帮助。”

我将遵循王芗老“因人而异”、“因人设式”、“因人施教”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遵循姚世伯的教诲,与广大学友一道,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拳文化。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在继承王芗老“利群乃吾人之天职”和“利己利人”、“利国利群”的宗旨之大道上,不断前进。

程岩

2018年09月08日